经期耽误 中医辨证医?
芳华期至绝经期妇女,正常月经延续时候为2~7天,少数为3~5天。若是月经延续时候超越7天,就算经期耽误。经期耽误应加以正视,深切究查病因,凡是与血液病、子宫内膜病(如盆腔炎等)、子宫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疾病有关。经期耽误,除针对以上原发疾病医治外,中医中药医治有较好的结果,可同时服用。
中医认为,经期耽误的产生主如果冲任不固而至,临床常见有以下两个证型。
气虚
素体中气不足,或劳倦伤脾,脾性虚,掉于统摄,冲任不固而致经血淋漓不净。首要症状为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清,神疲惫力,心悸少寐,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
医治原则:益气健脾,温经止血。方药可用归脾汤加味,取黑姜炭、乌贼骨、棕榈炭各15克,人参(另煎)、黄芪各10克,甘草5克,茯神、远志、枣仁各12克,当归、龙眼肉各15克,木喷鼻5克。水煎服,日1剂。
血热
素体阴虚,或房室不节,或孕产过量,精血内哄,阴虚内热,热扰冲任,经血掉守,乃至经事淋漓;也有因恚怒伤肝,疏泄掉度而致月水不竭者。首要症状为经行延续不净,量少色红,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医治原则:血热者,养阴清热,但不宜过用苦寒更耗其阴。方用固经丸加减,取熟地、地骨皮各20克,龟板15克(先煎),白芍20克,黄柏10克,椿根皮12克。水煎服,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