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宫颈癌
快速搜索

专家详解 宫颈癌为您解疑答惑

2015年05月28日

?

宫颈癌,在医学上称之为子宫颈癌,病理上的原因是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宫颈管内膜的鳞状上皮细胞与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对于很多的女性朋友而言对宫颈癌的了解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对于宫颈癌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十分的了解。那么,专家为您详细介绍宫颈癌的相关知识。

宫颈癌预防措施

宫颈癌预防方法包括哪些:

对宫颈癌高危人群,包括性生活过早、过多,及生育过早、过多、过密的妇女,有乱交、滥交,多个性伴侣和不洁性生活史的妇女,卫生条件落后,性保健知识缺乏地区的妇女,有宫颈康烂、撕裂、慢性炎症及阴道感染等症的妇女,配偶有包皮过长或包茎的妇女应特别重视定期普查。有条件者可试用宫颈癌栓进行预防性治疗。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肿瘤知识通过各级医疗预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宫颈癌知识,使适龄妇女积极参加防癌普查,发现症状及早就医。同时也要解除恐癌心理,树立战胜癌瘤的信心。要提高医务人员对早期宫颈癌的警惕和认识水平;加强责任心,避免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病人。

提倡晚婚和少生、优生。推迟性生活的开始年龄,减少生育次数,均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机会。

保持无菌的生活环境;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保持干净清爽的床单。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加上缺少运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多食蔬菜及水果;各类生菜、深绿色蔬菜及水果,也对不同癌症具预防效果。据专家研究,六至七成癌症是可预防的,其中三至四成可从饮食调整来改善。

坚持开展宫颈癌的普查普治工作要建立健全各级防癌组织,统一领导,定期、广泛深入地开展子宫颈癌的普查。各级医院的妇科门诊对30岁以上的妇女,常规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期宫颈癌。

宫颈癌的预防应注重早期筛查

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TCT)

用小毛刷取宫颈管内脱落细胞置于保存液中,由病理医生作出诊断。诊断结果按病变程度分正常细胞、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癌。TCT独特的取材与制片方法,有利于提高宫颈低度和高度病变的检出率。

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

抽血检查是否有HPV病毒感染。检查结果分阴性和阳性(阳性分为低危和高危),阴性即没有感染HPV病毒。对于HPV病毒(尤其是高危病毒)感染者特别是持续感染者,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需进一步检查宫颈细胞是否出现癌变或癌前病变。如未发现病变,也应按时随诊。

传统宫颈细胞涂片(宫颈刮片)

刮取宫颈及宫颈管内的上皮细胞,均匀地涂抹在玻璃片上,然后固定、染色,由病理医生作出诊断。诊断结果分正常细胞、良性(炎性)细胞、可疑癌细胞、高度可疑癌细胞、癌细胞。

阴道镜检查

当宫颈细胞涂片检查发现异常时,就需做阴道镜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必要时取若干块组织送病理检查,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阴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颈,并提供可靠的活检部位,提高了宫颈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宫颈疾病最可靠的依据。阴道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呈可疑或阳性,临床表现为可疑宫颈癌或宫颈其他疾病不易与宫颈癌鉴别时,均应进行活组织检查。

宫颈锥形切除检查

阴道细胞屡次呈阳性,而阴道镜或活检结果又呈阴性者;宫颈多点活检证实为原位癌,但又不能排除浸润癌者,治疗前应考虑宫颈椎切,做连续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

宫颈癌筛查须知

检查前三天不要冲洗阴道或阴道给药;

筛查对象: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

筛查间隔:最好每年一次。

不要在月经期间检查;

检查前24小时内不要有性生活;

宫颈癌高发人群

迄今为止,宫颈癌的病因尚无定论。多数作者认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病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性交过频、包皮垢及性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也与社会经济状况和精神刺激有关。近来不少作者提出病毒病因学说。

包皮垢因素一些临床资料指出,人的包皮垢不仅对阴茎癌的发生有决定性影响,而且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犹太人几乎见不到阴茎癌的发生,同时犹太妇女的子宫颈癌发生率也很低。其他如穆斯林妇女中宫颈癌发生率亦较低。其原因与犹太人及穆斯林教规男孩例行包皮环切的风俗有关。提示包皮垢可能是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的携带者。国外有人曾用人类包皮垢诱发小鼠子宫颈癌获得成功。国内王衡文等证实人原型包皮垢或包皮垢总脂对小鼠子宫颈和阴道上皮都有致癌作用。目前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

病毒因素近来已肯定某些病毒能诱发动物肿瘤,不断有人证实子宫颈癌与疱疹病毒的关系。在子宫颈癌细胞中,见到病毒颗粒,用免疫荧光抗体法发现宫颈癌病人的宫颈脱落细胞中,含有疱疹Ⅱ型病毒。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简称HPV)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对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DNA相关序列进行检测研究;江西医学院采用PAP免疫酶染色法,对各类宫颈组织进行HPV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均提示宫颈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关。

性激素因素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及阴道组织的生长和刺激宫颈上皮增生。有人单独用苯甲酸雌素二醇使小鼠诱发子宫颈癌。亦有动物试验证明,雌激素对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诱发小鼠子宫颈癌有促进作用。余铭鹏在研究宫颈癌患者的激素代谢时,发现原位癌及早期宫颈癌病人,尿内雌二醇、雌酮与雌三醇的比例偏高。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非孕期高25~40倍,可使孕妇子宫颈上皮显著增生,甚至发生类似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的改变,但产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早婚、早育与孕产频多子宫颈癌的发生与性生活有密切关系,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为已婚妇女,未婚患者极少见。过早性生活或早婚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显著增高。北京市宫颈癌防治协作组报告20岁以前结婚的患病率比21~25岁组高3倍,比26岁以后结婚者高7倍。同时宫颈癌的发生率随产次增加而递增,7胎以上比1~2胎的妇女高10倍以上。安徽报告生育5胎以上者,宫颈癌患病率比5胎以下的高5倍。

宫颈糜烂、裂伤与外翻由于子宫颈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缘故,容易遭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刺激,包括创伤、激素和病毒等。

宫颈癌的发生子宫颈糜烂的存在关系密切,患有宫颈糜烂者,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根据林巧稚等分析,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发生率为0.73%,显著高于无宫颈糜烂妇女的0.10%。北京市(1972~1976)普查发现有糜烂组之发病率比无糜烂组高2倍。宫颈裂伤与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宫颈癌早期症状

宫颈癌在早期症状可以是没有任何症状,或仅在阴道检查时,可见表浅的糜烂,或有一般慢性炎症如少量白带等;中期常有白带增多、腥臭,阴道不规则出血,骶尾、臀部及大腿部的持续性疼痛,膀胱、直肠侵时可出现排尿、排便障碍等表现。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也无特殊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一旦出现相应的症状者,其病程已发展到中晚期。其中最早和最多出现的症状主要是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

白带增多:约有82.3%的患者有各种不同情况和程度的白带增多,稀薄似水样或米泔水样,白色稀薄,水样、米泔样、血性或脓血性,有腥臭味。当癌组织破溃感染时,分泌物可为脓性,伴恶臭、腥臭。晚期患者并发感染则呈恶臭或脓性。

压迫症状宫颈癌至晚期,由于肿瘤增大,可出现各种压迫症状,疼痛是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41.1%,多见于ⅲ、ⅳ期患者。此外,根据病灶侵犯的脏器而出现一系列继发症状;若病灶侵犯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直肠和坐骨神经时,压迫症状常见下腹痛、腰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等;癌灶压迫或侵犯输尿管,严重时而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导致尿毒症则死亡。

阴道流血:约有81.4%的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症状,尤其是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和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宫颈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开始常为性交、排便、活动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初期多为少量,并经常自行停止;到了晚期病灶较大则表现为多量出血,甚至量多如冲出而危及生命,年轻的患者可以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则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或少或多。菜花状宫颈癌出血现象较早,出血量较多。

相信通过上述专家的解释您对于宫颈癌这一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很多女性朋友而言,宫颈癌的相关知识她们了解的并不深入,通过这样的详述,相信对于宫颈癌我们已经不会再有任何的惶恐,就算它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也有了万全的准备。

推荐阅读:

宫颈癌赖上女性怎么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