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宫颈炎(acute cervicitis)多见于不洁性交后,产后、剖宫产后引起的宫颈损伤,人工流产术时及一些宫颈手术时扩张宫颈的损伤或穿孔,以及诊断性刮宫时宫颈或宫体的损伤等,病原体进入损伤部位而发生的感染,如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等。此外医务人员不慎,产道内遗留纱布,以及不适当的使用高浓度的酸性或碱性药液冲洗阴道等均可引起急性子宫颈炎。
[病原体]
最常见病原体为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感染时45%-60%常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其次为一般化脓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滴虫、念珠菌、阿米巴原虫等。
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可累及子宫颈粘膜的腺体,沿粘膜表面扩散的浅层感染。其它病原体与淋球菌不同,侵入官颈较深,可通过淋巴管引起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致病情严重。
[病理]
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可见宫颈红肿,颈管粘膜水肿,组织学的表现可见血管充血,子宫颈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腺体周围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见脓性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可由子宫口流出。
[临床表现]
淋菌性宫颈炎和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主要侵犯宫颈管内粘膜腺体的柱状上皮,如直接向上蔓延则可导致上生殖道粘膜感染。一般化脓菌则侵入宫颈组织较深,并可沿两侧宫颈淋巴管向上蔓延导致盆腔结缔组织炎。
淋菌性或一般化脓菌性宫颈炎表现为脓性或脓血性白带增多,下腹坠痛、腰背痛、性交疼痛和尿路刺激症状,体温可轻微升高。
如感染沿宫颈淋巴管向周围扩散,则可引起宫颈上皮脱落,甚至形成溃疡。本病常与阴道炎症同时发生,也可同时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