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乳腺癌
快速搜索

乳腺癌手术后康复指导

2015年05月09日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了手术治疗后即进入术后康复阶段,并面临接下来的各种辅助治疗。下面就着重谈一谈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因手术而产生的康复问题

  一)伤口愈合延迟 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后伤口愈合的延迟主要表现为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许多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局部放疗后、电刀灼伤等都是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的因素。手术后伤口的加压包扎、引流管保持通常,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的摄入以及糖尿病的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皮瓣坏死或积液,患者不必紧张,应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处理。若坏死区域小可予清洁换药,平均两个月左右就可自行愈合;坏死区域较大时,可将坏死皮肤切除并予以二期植皮。发生积液时可予切开引流和局部加压包扎,定期换药后一般也能治愈。治疗期间如无发热症状,患者可不必全身应用抗生素。

  二)上肢水肿和功能障碍  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腋淋巴的清扫,会有不同程度患侧上肢水肿和肩关节活动障碍。因此建议手术后尽早开展上肢功能锻炼,但必须循序渐进,否则反而会影响伤口愈合。手术后一周内以握拳、曲腕、曲肘为主,大约一周后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适当的进行抬肩运动。伤口痊愈后可以进行摸高、拉环、旋肩等运动。患者出院后应当坚持功能锻炼1年以上。此外,还必须注意避免患肢提重物和长时间的下垂,防止蚊虫叮咬,避免在患肢进行静脉注射。出现严重的上肢水肿时可采取抬高上肢、口服利尿药等对症措施。

  三)乳房缺失  目前国内大多数乳腺癌手术还是采取切除乳腺的术式,包括根治术、改良根治术等。妇女乳房的缺如直接影响其外形的美观,这会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手术后患者可在伤口愈合的前提下佩戴合适的义乳,避免穿低领及紧身衣,并选择柔软、宽松、全棉内衣,减少对患侧皮肤的刺激。目前全国许多医院正在开展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采用自体组织或假体植入的方法进行乳房整形,还妇女优美的身姿。从整形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来看,乳腺癌手术后立即进行一期乳房重建是最佳选择。

  二、因放疗而产生的康复问题  乳腺癌手术后的放疗部位通常有全乳或全胸壁、内乳区以及锁骨上。放疗时的体位需上肢外展和上举,因此放疗前及放疗后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非常重要。乳腺癌放疗的最常见副反应是皮肤反应。皮肤反应分干性反应和湿性反应两种,干性反应和湿性反应。干性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烧灼感、刺痒感、色素沉着、无渗出性脱皮;而湿性反应则表现为湿疹、水泡,严重者可造成糜烂、感染。患者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切忌自行处理,否则可能会使症状加剧。正确的做法是在整个放疗期间选择宽大柔软的全棉或丝绸内衣,多汗皱折处的皮肤要适当暴露通风,放疗野内皮肤避免用粗糙毛巾、首饰的摩擦,不要用手指搔抓皮肤,不涂抹护肤品或粘贴药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局部适当用一些药物。  放疗的远期反应可能有心肌损害、肺部损害、上肢水肿等。因此,放疗后必须定期进行随访。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