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月经不调
快速搜索

月经与排卵关系

2015年04月29日

本网网2008-02-29我要评论

排卵性月经是排卵后卵巢内形成的黄体退化,孕激素及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剥脱。测量基础体温呈双相。

无排卵性月经,月经周期少于21天,无成熟卵泡形成、无黄体生成,因而无孕激素分泌,雌激素水平随着卵泡的生长及萎缩而增减,当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时,可有撤退性出血,而出现月经来潮。测量基础体温呈单相。

排卵性月经有规律的周期性,以月经的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经第一天为其间隔,一般平均为25—38天。异常月经周期则短于21天或超过39天,多为无排卵性月经。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不能发育成熟,以至卵泡耗竭,此时,卵巢不再行使排卵功能了。 无排卵的月经,表现形式不一,较常见的是不规律的阴道出血,也就是说出血的间隔时间、持续的天数和血量的多少均毫无规律。有时两次月经可间隔数月,称之为稀发月经;

有时却隔几天就流血一次。一般讲,间隔少于21天的月经,常见为无排卵月经。每次流血短则几天,长则数月;血量少则点滴出血,多则量多而来势急剧,后者常因出血量太多引起关晕、头昏、无力等贫血症状。为什么每月虽来月经,却不排卵呢?原来,卵巢表面的卵泡成熟后不破裂,成熟的卵子就不能排出,而卵巢照样能分泌激素。因此,子宫内膜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仍然周期性地起着变化,表现出来的就是规律的月经,却并不排卵。

严重时易发生双侧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渐渐地影响到内分泌调节,出现闭经等其他症状。 女性能了解自己的月经有无排卵吗?一向月经规律的妇女,突然出现不规律,表现为月经提前或错后,或者出血不止,常提示可能是无排卵性月经,尤其是40岁左右的妇女不排卵的可能性更大。

有些年轻妇女,月经间隔越来越长,甚至闭经,偶尔伴随毛发增多及侧下腹不适等症状,这也应引起注意,是不是已经不排卵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测试基础体温2-3个月,若体温曲线呈单相,即始终呈现平稳的直线,就可初步自己诊断为不排卵性月经了。

每位妇女都应关注自己的月经,这不仅仅是因为月经的正常与否关系着妇女能否生育的大事,而且月经是反映妇女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无排卵性的月经不调,或称之为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常引起许多疾病,反之,全身不少疾病也都会导致月经的不正常。

无排卵性月经若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说明该妇女不能受孕,医生就要寻找病因,积极处理,以促使卵巢排卵为主要治疗目的。而在少女或老年妇女,则以治疗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主。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作任何一种治疗前,要详细了解妇女的月经史、疾病史及生活、工作情况,在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的同时还要注意第二性征发育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诊断明确,处理得当。(责任编辑:吴良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