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网2010-08-06我要评论
网友咨询:
我今年27岁,未婚。近几个月来,我总是月经刚结束后不久就又出血,几乎每个月都来两次月经,而且失血量很大,但月经周期挺正常的。经医院B超检查,我的子宫内膜厚度有12毫米,内膜增厚与月经周期不符,医生考虑是子宫内膜增生,现正在服用孕酮,但我担心这样下去会贫血,请问我的担心有道理吗?需不需要配合其他治疗?
本网网专家解答:
你描述的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月经紊乱”。月经紊乱多数是由于体内内分泌调控出现障碍导致卵巢没有排卵引起的。正常有排卵妇女的月经周期有三个特点:规律、稳定和可预见。
传统认为,28天一个周期的月经模式是最好的,但仅有15%的妇女的月经周期恰好是28天,其他的正常妇女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每个月经期总出血量平均为30毫升,如果多于70~80毫升就会引起妇女贫血。只要有贫血,即便月经周期规律,女性也需要接受治疗。
对于你来说,医生必须了解详细的月经情况和可能的诱因,必要时会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辅助检查以协助判断原因。“月经紊乱”是一个复杂的临床情况,引起的原因很多,需要仔细甄别。在诊断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紊乱”之前,医生必须排除很多可以导致“月经紊乱”的器质性疾病,以免耽误病情。
为你治疗的医生,很可能已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初步判断为内分泌问题,而且发现你子宫内膜达到12毫米,属于偏厚者,所以对应给予了孕酮治疗,主要考虑是你没有排卵引起内膜的及时、彻底脱落,想利用孕酮治疗使内膜发生正常月经前的改变,然后在停止孕酮治疗后内膜能比较彻底地脱落。
对于月经紊乱的病人,合并贫血是很常见的。在治疗过程中,针对贫血的治疗是整个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给予孕酮的同时就可以给予铁剂等补血药物,在预期出血期间可以给予止血药物等治疗。临床上已经有几个可供选择的有效减少月经的药物,其中氨甲环酸是一种疗效比较确切的药物,有研究表明它可以减少月经失血量一半以上。
温馨提醒 :
调整月经周期是整个治疗计划成败的关键。对于像你这样未婚未育的年轻病人,需要仔细深入地寻找病因,常见的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如果患上这些疾病,需要综合治疗,调理生理紊乱。总之,希望你积极配合专科医生的治疗和必要的检查,及早明确病因,进行对因治疗,相信可以纠正紊乱。(责任编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