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院网2011-04-25我要评论
急性附件炎的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白细胞总数(20~25)×109/L,中性粒细胞0.8~0.85(80%~85%),核左移,提示炎性病灶没有完全被包围、隔离或有毒素被吸收,有脓性或其他炎性液体存在,白细胞总数继续升高,则为化脓及脓肿形成。如总数降至(10~15)×109/L,一般无脓肿形成,即使有脓肿也缺乏毒力。
2、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血沉):血沉测定是一非特异性反应,与体温、脉搏数及白细胞总数等项对照。但血沉加快对临床表现不显着的隐匿性病变有较大参考价值,需进一步寻找有无潜在炎性病灶。急性PID血沉加快,常>30mm/h。
(二)B超及CT检查
对严重腹肌紧张、拒按而盆腔检查不满意者还可通过B超或CT进行辅助诊断。附件炎性包块的B超回声性质可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①实质型,可在子宫旁有不均质的实性肿块,肿块边界不清;②囊肿型,肿块有积脓时,则呈现轮廓不规则的非均质囊性肿块;③半囊半实型。在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早期,B超及CT检查对诊断帮助不大,可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管丰富,呈网状或团块状。
(三)后穹窿穿刺
1、常规检查:如炎性病变尚处于局限阶段,常可抽得稀薄的浆液性穿刺液,作白细胞计数及涂片,直接作革兰氏染色,检查中性粒细胞数及鉴别细菌类型,除有助于诊断外,还可作为选择抗生素的依据。
2、细菌培养:穿刺液作需氧及厌氧细菌培养。
3、淀粉酶测定:抽吸子宫直肠窝渗液作同种淀粉酶(输卵管黏膜产生的淀粉酶)测定,同时抽血测定血中酶值。当输卵管黏膜有炎症浸润时,此酶含量明显降低(正常值300U/L),降低程度与炎症严重度成正比,而病人血清中浓度仍可维持在140U/L,两者比值如<1.5,则可诊断为急性输卵管炎。
(四)腹腔镜检查
可通过电视腹腔镜明确诊断,并可了解急性PID的病变程度、范围,并可采取病变处渗液作涂片及培养,以检出病原体。一般以脐轮下缘作穿刺点,用CO2 建立人工气腹,再用套管穿刺针刺入腹腔,放置腹腔镜,接上电视监视系统及冷光源,观察盆腔情况。但应防治皮下气肿等并发症。(责任编辑: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