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闭经
快速搜索

妇科病症

2015年10月08日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

肾经一一双侧气穴至大赫。

胃经——双侧归来。

腹部:任脉——气海至中极。

背部:膀胱经—双侧肾俞至次燎。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

【刮痧治疗】

妇科病症-11、子宫肌瘤1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子宫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组成,可造成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贫血。b超有助本病诊断。盆腔炎可照此刮痧治疗。

3、黄芪30克,生姜5片,炖鸡食肉。

2、山药120克,每晨煮服。

1、补中益气丸。金贵肾气丸。

【药物治疗参考】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腹部:任脉——关元至气海。胆经——双侧维道。肾经—双侧大赫。 奇穴——双侧提托。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督脉——百会。背部:督脉——命门。膀胱经——双侧肾俞。

【刮痧治疗】

妇科病症-10、子官下垂10、子官下垂子宫下垂为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脱出阴道以外,形如鸡冠、鹅卵,色淡红,中医叫“阴挺”。胃肾下垂可参照本病刮痧治疗。

【药物治疗参考】乳块消。加味逍遥丸。

肝经——患侧太冲。

脾经——患侧血海。

胆经——患侧侠溪。

下肢:胃经——患侧丰隆。

肝经——患侧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阿是穴——乳腺增生局部。

胸部:任脉——膻中。 胃经——患侧屋翳。

胆经——患侧肩井。 小肠经——患侧天宗。

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胆俞、膏盲。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前3分之1。

【刮痧治疗】

妇科病症-8、乳腺增生8、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即乳房出现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砂粒状等数目不一、形状不规则、质地中等、活动、不粘连、边界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或比较清楚的非炎性肿块。

2、赤小豆50克,红糖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1、王不留行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药物治疗参考】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上肢:心经——双侧极泉(腋窝正中)。 小肠经——双侧少泽。

胃经——双侧乳根(乳头直下,在第五肋间隙)。

胸腹部:任脉——膻中。肾经——双侧气穴。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胃俞。小肠经——双侧天宗。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双侧)、额顶带前3分之1。

【刮痧治疗】

3、清热消炎片:适用于本病初期,局部有肿块,排乳不畅,有压痛,发热恶寒,头痛者,妇科病症-7、乳少7、乳少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称“乳少”或“缺乳”,也叫“乳汁不足”。此现象哺乳期也可出现。

2、犀黄丸:适用于乳房起块,按之根盘坚硬,界限分明,红肿痛颇甚,甚至恶寒发热者。

1、抗菌素类。

【药物治疗参考】

下肢:胃经——患侧梁丘、丰隆至冲阳。

心包经——患侧内关。

上肢:小肠经——患侧后溪至少泽。

胃经——患侧屋翳、不容至乳根(乳根位于乳头直下,第5肋间隙)。

胸部:任脉——膻中。

小肠经——患侧天宗。

胆经——患侧肩井。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胃俞。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1带(对侧)、额顶带中3分之1。

【刮痧治疗】

妇科病症

妇科病症-9、急性乳腺炎9、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乳腺急性炎症。早期患乳肿痛,显现大小不等之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闷恶心,纳差厌食;中期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水肿灼热,跳痛剧烈,疼痛十余天不见减轻,硬块中央变软,全身不适加重;后期破溃出脓后,一般热退,肿消痛减,逐渐愈合,亦有破溃后,乳汁从疮口溢出,愈合较慢。

3、白扁豆250克(研末),红糖120克,白糖120克,同煮至扁豆熟 为度,分2次服完。

2、千金止带丸。

1、金樱子30克,和冰糖炖服。

【药物治疗参考】

肾经——双侧复溜。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脾经——双侧阴陵泉至三阴交。

腹部:任脉——气海至关元。 胆经——双侧带脉。

背部:膀胱经—双侧脾俞至肾俞,次燎至下燎,白环俞。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旁2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

【刮痧治疗】

妇科病症-6、带下病6、带下病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粘稠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通常称白带。若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变化,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则称带下病。可见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2、莲子10克,百合10克,丹皮15克,共研末,每次2至3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

1、更年安。补心丹。右归丸。金贵肾气丸。加味逍遥丸。

【药物治疗参考】

肝经——双侧太冲。 肾经——双侧太溪。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三阴交、公孙。

上肢:心经——双侧神门。 心包经——双侧内关。

腹部:肾经——双侧中注至大赫。

背部:督脉——命门。 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肾俞。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后3分之1、额顶带中3分之1。督脉——百会。

【刮痧治疗】

妇科病症-5、绝经前后诸症5、绝经前后诸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经行紊乱,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烘热汗出,或浮肿便溏,腰背酸楚,倦怠乏力,甚或情志异常。诸症轻重不一,有的可延续二三年之久。名为“绝经前后诸症”,西医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

2、柏子仁10克,研末,猪肝180克,煮熟同食,连服3至4次。

1、归脾丸。得生丹。金贵肾气丸。

【药物治疗参考】

肝经——双侧太冲。 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丰隆。

下肢:脾经一一双侧血海、地机至三阴交。

腹部:任脉——气海至中极。

背部:膀胱经——双侧膈俞至脾俞、肾俞、次燎。

头部:全息穴区——额旁3带(双侧)、额顶带后3分之1、额顶带中3分之1。

【刮痧治疗】

妇科病症-4、闭经4、闭经闭经或称经闭,是指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曾来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

相关阅读